制裁背景下美俄贸易额不降反升值得思考
制裁背景下美俄贸易额不降反升值得思考
近几年来,“经济制裁”一直是美国与俄罗斯关系的主旋律。2014年3月,美国等西方国家因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罗斯发动经济制裁。随后,又以“黑客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俄前特工在英国中毒、刻赤海峡等事件为由对俄罗斯连续发动了多轮经济制裁。四年多以来,美国以及部分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强。美国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和行业制裁识别清单(SSI)中俄罗斯公民和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18年11月,共有140多名俄罗斯公民、近400家俄罗斯企业和20多家金融机构被列入美国制裁俄罗斯清单。被制裁的俄罗斯企业涵盖油气、原材料、IT技术、国防工业、机械制造等多个经济行业,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对象逐步从限制个人和企业实体的初级制裁扩展到对相关第三方的二级制裁。美国对俄罗斯挥舞的“制裁大棒”沉重打击了俄罗斯金融、能源等重要经济领域,加上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俄罗斯经济增长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严重挤压。
尽管美俄之间的“经济制裁战”硝烟弥漫,美俄外交关系难觅突破口,但美俄两国贸易额并没有如外界所认为的那样在不断下降,反而呈现增长态势。2017年,美国对俄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了20.6%,约为70亿美元,俄罗斯对美国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7%,约为170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美俄贸易额同比增长11.3%,贸易额约为118亿美元。此外,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的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2018年前9个月,俄欧贸易额同比增长了21.5%,其中,俄罗斯对欧盟出口增长29%,进口增长了7.4%。尽管美俄之间贸易体量在各自国家对外贸易额中比例微小,但这增长的数据背后逻辑值得思考。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为“排除异己”,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
特朗普总统上任以后,美国不断退出世界“朋友圈”,包括TPP协定、《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人权理事会、伊朗核问题协议,公然提出“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实行单边主义,试图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割裂开来,实施的国家发展政策与大多数国家支持的多极世界、经济全球化等观点相左,带有明显的逆全球化色彩。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所实施经济制裁和贸易保护政策十分务实。以美国对俄罗斯发动多轮经济制裁为例。表面上看,美国禁止和限制了与俄罗斯在诸多经济领域的经贸合作,但是,对于美国自身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产品和行业却从没有被列入到制裁清单之中。例如,几年来,俄罗斯某钛制造商公司一直作为美国波音公司的合作伙伴,美国方面从未放弃打算与该俄罗斯公司在行业内保持特定的生产链协作。2018年莫斯科航展期间,美国向俄罗斯购买了10架别-200双发涡扇多用途水陆两用飞机。此外,让美国关注的还有俄罗斯用于航空规划的火箭发动机RD-180,俄罗斯公司将向美国提供多种型号零件。
美国实施务实的经济制裁和贸易保护政策恰恰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逆。美国的很多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较高竞争力,跻身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美国对这类产品奉行保护主义,通过对其他国家同类产品提高关税、实施经济制裁等手段推进保护政策,“排除异己”,抑制需求外溢。与此同时,美国将对于自身有好处且并未占领价值链顶端的产品排除在限制和制裁之外,鼓励美国公司在这些领域内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快进口替代。作为世界经济实力遥遥领先的国家,这样的政策取向用事实说明美国的经济无法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外,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说明美国所秉持的逆全球化理论是自相矛盾的、不公平的霸权主义。
新工业革命时代更需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仍然以美国购买俄罗斯别-200双发涡扇多用途水陆两用飞机为例。美国在航空制造业方面一向拥有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为何自己不生产,反而要从俄罗斯进口这类飞机?
俄罗斯工贸部曼图罗夫部长指出,传统上,俄罗斯水上飞机制造业比较强大。与美国不同的是,俄罗斯水上飞机科研工作多年来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美国在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则放在了可以在今天就能赚钱的飞行器上,而不是明天或者未来,水上飞机并不是能快速收回成本的行业。别-200的研发机构——塔甘罗格茨航空科学技术综合体长期处于资金困难的境地,依靠着在设计和生产领域的标准,俄罗斯才保持住了局面。
基础科学研究是创新的原始动力和智力资本得以积累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社会实现根本性变革的关键。新工业革命时代所需的新兴交叉学科和交叉技术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它是我国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从论文被引用率、国际重要科学获奖者人数、杰出科学家数量等方面来看,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各国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基础科学研究“长周期性”,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基础科学研究加以重视,从源头上加强智力积累和人才储备,有助于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保持持续创新能力,战胜挑战和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机遇。
俄罗斯振兴制造业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俄罗斯因经济制裁、国际油价大跌、军费开支增大等原因而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2015年经济倒退3.7%。俄罗斯经济危机中深刻反思,从2014年开始,针对其经济中固有的原材料化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俄罗斯实施了多项以促进投资、出口和消费等“需求侧改革”为主攻方向的工业振兴举措。在促进投资方面,俄罗斯发起了进口替代政策、特殊投资合同制度、单一产业城镇计划、发展创新园和工业园区等多项措施;在促进出口方面,俄罗斯在原有出口中心以及金融机构基础上成立俄罗斯出口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为出口型企业提供 “一站式”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在促进消费方面,俄罗斯将汽车作为刺激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为汽车企业和消费者提供资金支持。此外,普京还发起了国家技术倡议,力争用10-15年时间使俄罗斯成为世界技术领先国家,颁布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成立了“Innopolis”大学、20.35大学等数字技术人才教育机构,为工业创新发展积蓄智力资本。
俄罗斯振兴工业的举措取得了初步效果。2017年,工业增长2.1%,非能源原材料出口同比增长了22.5%,2018年前9个月,工业实现了3%的增长。俄罗斯军事工业成绩斐然,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核动力破冰船、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激光武器等多个“大国重器”纷纷显现。航空制造领域,装配在MC-21客机上的国产新型PD-14发动机正式获得俄罗斯航空运输局的适航证书,军用运输机装备基本实现了自给,伊尔-276中型军用运输机将于2026年正式替代乌克兰生产的安-12运输机。2018年,俄罗斯在国产汽车制造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独立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汽车品牌AURUS实现量产。曼图罗夫部长认为,AURUS品牌旗下汽车将成为奔驰、劳斯莱斯和迈巴赫等汽车的竞争对手,且在价格上具有15%的优势。
尽管俄罗斯经济衰退以及增长缓慢的主因来源于更深层次的内部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但从上述振兴工业举措和实施效果中可以感知到俄罗斯对于改变经济资源化发展模式的努力和深耕产业价值链的决心。
作者:张冬杨(本文发表于《进出口经理人》2019年2月5日)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